> 化学工业 > “茫茫落霞外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茫茫落霞外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茫茫落霞外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茫茫落霞外”出自宋代文同的《观风阁》。

“茫茫落霞外”全诗

《观风阁》

宋代 文同

危阁覆高林,晚步聊徒倚。

东南两峰断,空阔见万里。

茫茫落霞外,苒苒孤烟里。

忽暗识归云,乍明知积水。

风从半天下,月向平地志,夜久殊未还,峨冠露盈几。

《观风阁》文同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观风阁》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危阁覆高林,

晚步聊徒倚。

东南两峰断,

空阔见万里。

茫茫落霞外,

苒苒孤烟里。

忽暗识归云,

乍明知积水。

风从半天下,

月向平地志,

夜久殊未还,

峨冠露盈几。

中文译文:

高耸的楼阁覆盖在茂密的树林之上,

傍晚散步时只好靠着倚。

东南方向的两座山峰断断续续,

视野空旷,可见万里风光。

远处辽阔的落霞之外,

近处若隐若现的孤烟之间。

突然暗淡时,才认出归云的形态,

刹那间明亮时,才知道积水的存在。

风从天空的一半吹来,

月亮向平地升起,

夜晚久久未归,

峨冠上的露水已满几分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观风阁》以景物描写为主,通过描绘山林、云彩、风月等自然景色,表达了作者在观赏自然美景中所产生的感受和思考。

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高耸的楼阁覆盖在茂密的树林之上,作者傍晚散步时倚着楼阁,似乎在借助外物来凝视远方的美景。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东南方向的两座山峰,由于山峰断续,视野变得空旷,可以一览无遗地眺望出万里风光。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和广阔无垠。

随后的两句描述了远处的落霞和近处的孤烟,以茫茫和苒苒的形容词描绘出远近景色的模糊感。诗中的\"忽暗\"和\"乍明\"表达了作者在观赏景色时,突然意识到归云和积水的存在,这可能暗示着作者对生活中微妙变化的敏感和洞察。

接下来的两句以风和月为象征,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夜晚的静谧。风从半天下吹来,月亮从平地升起,夜晚久久未归,峨冠上的露水已满几分。这里的\"风从半天下\"和\"月向平地志\"揭示了时间的流转,而\"夜久殊未还\"和\"峨冠露盈几\"则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深沉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以及对时间和变化的思考,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欣赏和对生命变化的感悟。读者在欣赏诗中的美景之余,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化,引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。